国产精品一区一区,91av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亚洲日本网站,亚洲精品欧洲

首頁 > 專題 > 臨港區 > 最新動態 > 正文

我們的節日•重陽節|臨港區草廟子鎮:品傳統文化,倡文明新風
2025-10-31 17:31:14   來源:   

秋意濃,重陽至。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連日來,臨港區草廟子鎮組織各社區約310名志愿者,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重陽孝老揚美德,情暖桑榆樹新風”主題活動。活動內容涵蓋傳統文化京劇表演、非遺花餑餑、茱萸香囊、走訪獨居老人等,為社區老年人送上了節日的問候與溫暖,營造出溫馨祥和的節日氛圍。

登高吃糕,品味傳統美食

重陽登高吃糕,百事俱高。重陽節這天,制作傳統美食重陽糕、花餑餑壽桃,是社區居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活動現場以傳統美食為橋,連接起傳統與當下,喚起老年人對記憶里節日味道的念想,也是對安康的祈愿,讓居民在傳統節日中感受文化的溫度。

膠東地區非遺花餑餑習俗歷史悠久,在各種傳統節日期間,都有蒸制花餑餑的傳統,而在重陽節當天,很多社區選擇把花餑餑做成壽桃形狀,送給社區老人表達節日祝福。在制作過程中,社區志愿者用拉家常的方式為老年人講述重陽節的歷史典故和傳統習俗,宣講了關于移風易俗、尊老敬老、鄰里互助等文明理念。

遍插茱萸,解讀傳統典故

每逢重陽節,孝老愛老的傳統溫暖便會準時縈繞在草廟子鎮各社區,承載著文化記憶和傳統習俗,這天除了登高吃糕,還有一種古老的植物——茱萸,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僅是詩詞中的文化符號,更是中醫寶庫中的一味良藥。茱萸是一種有香氣的植物,雅號 “辟邪翁”,傳統文化認為九九重陽這天佩帶茱萸寓意驅邪和躲避瘟疫,以求長壽。

“古時習俗一般是用紅布做個小口袋,將茱萸放進去,再把口袋像香囊一樣掛在身上,另一種是把茱萸當做簪子,插在束起的頭發上......”社區志愿者將重陽節插茱萸的典故娓娓道來,逐步演示填充茱萸、系緊囊口的步驟。老人們認真聆聽,細心操作,互相交流幫助,一個個茱萸香囊在歡聲笑語中逐漸成型,淡淡藥香縈繞全場,更添節日溫情。

國粹京劇,弘揚孝老愛親

古韻林泉,孝暖重陽。在林泉社區文化書院,京胡聲起,鑼鼓點落,老人們的目光都緊緊追隨著京劇表演的推進。京劇票友董立明和呂里演唱的《三娘教子》率先登場,將三娘含辛茹苦的育兒歷程與舐犢情深展現得淋漓盡致;98歲的戚和同老先生一曲鏗鏘有力的保家衛國主題戲曲《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引得臺下觀眾連連叫好;最后,林治欽一首獨唱《母親》用飽滿的情感、動人的歌聲,唱出對母親的眷戀與敬愛,展現了銀齡一代的活力與風采,贏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

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場京劇演出早已超越了“看一場戲”的簡單意義。社區負責人叢婷婷表示,社區老人也曾為城市建設、地方發展揮灑汗水、奉獻青春,他們的晚年生活,不僅需要物質上的保障,更需要精神上的豐盈。選擇他們喜愛的京劇,用他們喜愛的方式傳遞孝老愛親的關懷,既是對他們過往貢獻的致敬,也是對孝親敬老美德的踐行,用國粹藝術搭建起情感橋梁,讓老人感受到被重視、被牽掛,讓“老年友好社區”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溫暖。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核心價值·旗領威海|臨港區草廟子鎮:打造文化新矩陣,繪就社區書院新場景
下一篇:最后一頁

魯公網安備 37100302000175號

威海廣播電視臺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郵箱:whcmw2009@126.com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631-5191950

網站熱線:0631-5191412  網絡實名:威海傳媒網  網絡設計/系統支持:威海傳媒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鄯善县| 伊吾县| 瑞昌市| 怀柔区| 屯昌县| 东莞市| 文化| 西林县| 林周县| 广灵县| 扎赉特旗| 英山县| 四会市| 清流县| 玉门市| 五寨县| 舞阳县| 蚌埠市| 靖州| 塔河县| 济源市| 凤山市| 建湖县| 增城市| 雅江县| 册亨县| 延长县| 泾川县| 安仁县| 普兰店市| 习水县| 鄄城县| 岐山县| 祁东县| 玛纳斯县| 城口县| 开鲁县| 岳池县| 仲巴县| 边坝县| 井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