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一区,91av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亚洲日本网站,亚洲精品欧洲

首頁 > 專題 > 臨港區 > 最新動態 > 正文

新村新產新氣象|魚糞養出有機果,光伏點亮振興路——臨港區草廟子鎮零碳循環農業產業
2025-06-30 09:54:54   來源:   

編者按: 

一場以組織變革引領鄉村發展的深刻實踐,正在臨港區生動鋪展——今年以來,臨港區以村黨組織“跨村聯建”為總牽引,統籌推進建制調整、新村選舉等工作,行政村總量由143減少至104個,這不僅加速了基層黨組織的優化升級,還重塑了鄉村治理格局,全面推動鄉村振興。

以此為契機,記者連日走訪多個新村,深切感受到資源整合、規劃統籌帶來的嶄新氣象:產業規劃更趨科學前瞻,特色農業、鄉村旅游、融合項目加速落地,集體經濟活力迸發,一幅幅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新圖景漸次展開。即日起,“今日臨港”推出“新村新產新氣象”系列報道,讓我們一同走進臨港區的鄉村,感受這場變革催生的蓬勃生機與豐碩成果。

6月26日,走進位于草廟子鎮永豐村的零碳循環農業產業園,眼前一排排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一度度綠電從這里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園區,這座占地約200畝、從閑置荒地上崛起的零碳循環農業產業園,將于7月初投入運營,將成為我區零碳循環農業“試驗田”,年銷售收入預計約125萬元。

“綠電”是零碳循環農業產業園打造新質生產力的核心競爭優勢。“光伏板下是科普課堂,我們利用長廊上的空間安裝動植物科普牌,巧妙融合科技與教育,發的電是村集體‘錢袋子’,豐富園區盈利模式,助力低碳運營。”永豐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劉翊說,目前,光伏長廊不僅滿足整個園區的用電需求,富余電力還源源不斷輸入國家電網,是園區能源供應的“綠色心臟”。

在零碳循環農業產業園,綠電自給自足只是“零碳”目標的起點。來到魚果共生大棚,4座直徑5米的魚池內,鱘魚、羅非魚悠然游弋。伴隨魚池的循環系統嗡嗡啟動,富含養分的魚糞水沿著地下管道奔涌而出,精準灌溉著成排的香蕉、柚子樹、有機蔬菜。

“從前魚是魚,果是果,如今魚糞成了果樹的營養液,能夠實現養魚廢水零排放、果樹所需肥料零外購,真正實現了‘魚果’共生的循環,一個魚池年賺2萬塊很輕松!”正在查看魚類生長的張華強說。

張華強是永豐村村民,從今年4月項目建設之初,就在產業園里幫工,投產后將負責產業園的全面運營。“細算下來,從種地到施工幫工,再變成技術工人,收入得到了大幅上漲,咱也為低碳出把力。”張華強說。

作為村集體主導的產業園,從誕生起就帶著鮮明的“共富基因”。通過流轉閑置土地,永豐村統一規劃建設,吸引三十余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更讓村民心動的是分紅機制——預計每年村集體增收超45萬元,村民變股東已成現實。

今年,永豐村以打造“零碳”園區為目標,“光牧農”協同發展,采用現代農業、畜牧業與光伏發電技術深度融合的綠色低碳發展模式,構建“能源自給—廢棄物資源化—碳匯抵消”閉環,最終實現園區內“碳中和”。

現如今,零碳循環農業產業園收尾在即,潤澤方塘波光瀲滟,三萬斤魚苗潛躍待售;蚯果共生基地內,“樹上蘋果、樹下蚯蚓”的立體循環,讓豬糞與菌棒廢料重獲新生……光伏科普區、循環種植區、親子互動區、生態漁業區、黑豬繁育區、露營體驗區等六大區域協同運作,將農業生產、科普教育、休閑體驗匯聚成零碳循環的生動實踐。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臨港區草廟子鎮:激活文化社區建設“一池活水”
下一篇:最后一頁

魯公網安備 37100302000175號

威海廣播電視臺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郵箱:whcmw2009@126.com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631-5191950

網站熱線:0631-5191412  網絡實名:威海傳媒網  網絡設計/系統支持:威海傳媒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布县| 贵南县| 白水县| 登封市| 台湾省| 杨浦区| 延吉市| 呼图壁县| 泸州市| 西吉县| 个旧市| 略阳县| 齐齐哈尔市| 聂拉木县| 措美县| 融水| 游戏| 来安县| 孙吴县| 乌恰县| 宜黄县| 香河县| 卫辉市| 萍乡市| 新源县| 鹿泉市| 蒙自县| 延津县| 山东| 达尔| 北票市| 上饶市| 莱芜市| 寻乌县| 白河县| 芒康县| 赤城县| 新竹县| 治多县| 大丰市| 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