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一区,91av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亚洲日本网站,亚洲精品欧洲

首頁 > 專題 > 臨港區 > 最新動態 > 正文

臨港區:“文化+”賦能,共建精致城市“新”社區
2024-07-24 14:58:32   來源:威海傳媒網   

文化社區建設,如春風拂面,悄然滲透至城市的每一隅,溫暖著社區居民的心田。

近年來,臨港區積極將精神文明建設融入城市社區發展規劃,立足社區特色、結合群眾需求,以文化賦能社區治理為切入點,以文明創建推動共治共管,不斷增強社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這里,居民無需遠行,即可在家門口邂逅詩與遠方,享受多樣化、多層次、全方位的精神文化滋養,讓心靈得以棲息,生活更加多彩。

“潤心田”文化惠民 助群眾生活添色彩

蔄山鎮福鼎社區百姓大舞臺演出已經連續舉辦五屆,擺在群眾家門口的舞臺,演的是鄉親、說的是鄉音、唱的是鄉情、舞的是鄉韻,真正把群眾文化活動從“我要看”變成了“我要演”。

而福鼎社區居民李術蘭就是大家口中說的,曾經是看表演的人,現在是參與表演的人。

“社區里有免費的場地,安排了專業老師指導,閑暇之余,與老姐妹們湊在一起排練,生活品質越來越高。”李術蘭說。作為京劇愛好者,李術蘭與社區里的一群“戲癡”一起,在活躍本社區文化氛圍的同時,積極參與京劇的交流、演出、比賽,并走上了文化惠民演出之路。

在福鼎社區,像這樣的文化活動數不勝數。今年以來,福鼎社區對接轄區商戶開展跳蚤市場、公益大集、百姓大舞臺演出、非遺糖球大廟會等服務活動20余場,豐富了居民文化生活,滿足了社區居民多樣化需求。

一個個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將“文化大餐”送到群眾身邊;一場場接地氣、“冒熱氣”的宣講活動,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一堂堂花餑餑、麻藝編制等非遺項目傳承培訓課,將臨港傳統文化技藝傳播得更廣、更遠……

今年以來,臨港區依托臨港文化中心,已舉辦文藝比賽、音樂鑒賞、文化講壇等文化活動60多場,極大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新創作小戲小劇、快板、三句半等20多個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并全部參與送戲下鄉演出,增強文明實踐影響力;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等文化場館,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開展“納涼晚會”“廣場舞大賽”“歌手大賽”等各種文化活動80多場,持續激發文化內生動力。

“家門口”文化陣地 為群眾“量身定制”文化服務

吹一縷夏風,捧一卷雜書,草廟子鎮林泉社區居民叢曉坐在臨港文化中心的城市書房中,任由時光流淌、思緒飛揚。叢曉居住的林泉社區距離臨港文化中心僅1公里,自臨港文化中心開放以來,這處城市書房便成了周邊居民閱讀、休閑的好去處。

為推動城市社區開展文明實踐與文化傳承互融共促,臨港區持續打造城市社區文化新“空間”:

——集中統籌文化中心、冰球館等特色文體場館和轄區紅色文化、農耕文化等特色文化陣地;

——打造精致新城、山河富春、麓源果鄉3條底蘊豐富、特色鮮明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展示帶;

——改造提升17處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城市書房、口袋公園、文化長廊等文化資源,切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目前,全區17個城市社區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全覆蓋,“15分鐘文明實踐服務圈”全面建成。

城市社區文化陣地不僅體現在臨港文化中心、城市書房等文化圈的核心載體,還存在于居民“家門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走進林泉社區北門,映入眼簾的是以紅色為主色調的宣傳欄和文化長廊,長廊兩側懸掛了社區簡介、基層黨組織建設、社會治理、廉潔文化、家風家訓等內容,通過講述傳統典故、展示傳統文化,進一步激發居民熱愛社區、參與文明實踐、共建文明社區的積極性。

“居民帶著孩子飯后在小區里散步,時常可以感受到良好家風、鄰里和睦的氛圍,讓大家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鄰里友愛、移風易俗等思想教育。”林泉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劉偉東說。不僅如此,林泉社區還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高標準打造了1600平方米的文化陣地,配備助老驛站、青年共享空間、童享樂園等功能室,統籌推進實現全齡友好社區建設。

“暖人心”志愿服務 系好社區與居民紐帶

巧手做扇子、趣味剪紙……伴隨暑假到來,汪疃鎮怡合社區多了些孩子們嬉戲打鬧的聲音,為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家庭教育素養,增進親子間的情感交流,社區接連組織了多場傳統手工藝品DIY活動。

文明實踐“搭臺”,志愿服務“唱戲”。

“作為文化志愿者,我們更應充分發揮自己的力量,為社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怡合社區志愿者于雪嬌說,希望通過這些活動,讓孩子們在感知、體驗中了解民間文化,在活動中加深親子默契和感情。

一直以來,臨港區大力倡導和鼓勵各類志愿團體及志愿者發揮專長,設計有主題、有特色、有內容的志愿服務項目,既滿足群眾普遍、共性的現實需要,又滿足差異化需求,努力實現志愿服務精準化、常態化、便利化。

在一系列亮點紛呈的活動中,一批群眾認可、特色鮮明、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志愿服務品牌涌現出來。

按照“一社一品”要求,臨港區升級改造社區文化活動場地,結合不同社區的文化、價值觀等條件,指導社區打造出“童心悅暮年”“挺膺擔當,福鼎志愿有我”等專屬志愿服務項目,激發了各方力量參與文明實踐的積極性。

有便民惠民志愿服務項目,更有專業化的志愿服務團隊。

按照“1+17+N”模式,臨港區組建了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服務總隊,依托主管部門牽頭成立17支專業志愿服務隊,帶動轄區內桑榆紅志愿服務隊、親子志愿服務隊、“益動悅家”志愿服務隊、“大千有愛”志愿服務隊等395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開展活動。與此同時,臨港區還充分發揮理論宣講骨干、專業技術人員、“五老人員”、道德模范和黨員干部志愿者特長,與基層實踐站精準對接,今年開展專業化、分眾化、常態化志愿服務活動100余場次,不斷彰顯著社會文明的溫度和高度。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新華網聚焦臨港區草廟子鎮】便民服務模式,建設精致社區
下一篇:臨港區:“小萌寵”撬動大市場

魯公網安備 37100302000175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12

威海廣播電視臺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 魯備2009001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ICP備06041465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郵箱:whcmw2009@126.com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631-5191950

網站熱線:0631-5191412  網絡實名:威海傳媒網  網絡設計/系統支持:威海傳媒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县| 凤冈县| 绍兴市| 扎兰屯市| 于田县| 台中县| 正安县| 册亨县| 睢宁县| 来安县| 三河市| 墨竹工卡县| 南木林县| 墨竹工卡县| 鄂伦春自治旗| 富平县| 绵竹市| 浪卡子县| 鹰潭市| 宣汉县| 三亚市| 滦平县| 鱼台县| 都安| 克山县| 乐安县| 澄城县| 双流县| 台南县| 忻州市| 固安县| 延川县| 株洲市| 溧阳市| 阜新| 沙坪坝区| 澄迈县| 堆龙德庆县| 衡东县| 贵港市| 富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