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和碳纖維是高新區的優勢產業,有著巨大的發展前景和輻射作用。這兩大產業,在部分醫療產品制造方面存在交叉關系,2022年,以90后科創人叢海宸為首的幾位年輕合伙人,看準了高新區這兩大產業的集群優勢,把創業重心放在這個交叉點上,入駐孵化園,研發新產品,創業闖市場。
見到叢海宸時,他剛從高新區科創局回來,其所在威海勝洋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申請一個扶持項目。剛到辦公室坐下,又開始為去重慶出差做準備。
去年3月,30歲的叢海宸創業成立威海勝洋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入駐高新區科技孵化園。公司辦公室看似簡潔,但談起自家產品,叢海宸說充滿了科技含量:
一款白色的是新型熱塑型外固定產品,用于上肢固定,相比目前全世界靠前的產品,它重量輕、固定效果好、孔隙率超過60%,可根據需求貼合佩戴,填補了國內高端固定支具的市場空白。另一個大頭產品是碳纖維型外固定產品,別看個頭小,重量只有125克,但強度高、抗疲勞能力強,滿足患者平躺等生活需要,填補國內無碳纖維型外固定產品的市場空白,價格更是遠低于國外同類產品。
僅僅一年時間,相繼研發生產的兩款產品都填補了國內同領域的市場空白,勝洋醫療發展勢頭十分迅猛。“我自己都沒想到能發展這么快!去年在園區注冊成立公司,樓下就可以辦理稅務、工商方面業務,很方便,這一整年的時間里,我們全身心在搞研發。”叢海宸說。
對于一個年輕創業者來說,企業創新火花不斷碰撞的背后,離不開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以及強有力的政策扶持。據叢海宸說,勝洋醫療側重于研發和做技術,像固定器需要注塑工藝,碳纖維材料需要熱壓工藝,用到的設備不同,如果企業自己來做必須購買大型設備,光設備費對初創企業來說就是沉重的負擔,而高新區有很多大規模加工廠可以代工。此外,高新區還有光威等領軍企業,公司就近就能買到原材料,大大減輕成本。
在叢海宸看來,高新區的硬環境是其創業地首選,而園區軟服務更是讓企業輕裝上陣。“入駐科技孵化園以來,園區不僅為我們在租金減免、創業培訓、財稅工商、創業資金等多方面提供了扶持和幫助,還搭建產業鏈發展平臺,幫我們拓寬發展新思路。”叢海宸說,在科技孵化園里可以騰出時間和精力專注練就“獨門絕技”,蹄疾步穩拓展自己的創業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