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 ——”近日清晨,威海市環翠區嵩山街道蔚海社區網格員的手機響起,1號樓3單元居民劉大姐焦急致電反映:“頂樓腰線墻開裂了,風吹得直掉水泥塊,樓下院子全是碎渣!”放下電話,網格員立即趕到現場,只見米黃色的腰線墻已有多處裂縫,部分水泥塊懸在半空,下方一樓住戶的院子里堆滿了墜落的碎塊,而院子里還晾曬著衣物、擺放著兒童玩具,安全隱患觸目驚心。
電話調解破僵局,維修基金簽單忙
經專業機構鑒定,腰線墻因年久失修出現結構性開裂,需啟動維修基金進行拆除重建。但難題隨之而來,1號樓共 56戶居民,11戶長期在外務工,14戶對維修基金使用流程不了解,擔心 “花錢沒保障”。網格員掏出工作手冊,逐一記錄業主聯系方式,開始了為期三天的 “電話攻堅”。
針對居民的疑慮,網格員不僅通過電話耐心解釋,還帶著紙質文件上門。遇到聯系不上的住戶,她通過物業找到其親屬電話,輾轉聯系上在外地的業主,通過通話講解方案。直至3月20號,1號樓參與表決及同意人數,已符合維修基金申請。
現場督導排隱患,院子清理保平安
拆除工程定于4月 9日啟動,為避免墜落物砸傷一樓住戶,網格員提前兩天在單元門內張貼安全通知,來到 101 室王阿姨家。“阿姨,這幾天院子暫時別堆雜物,樓上掉東西危險。”看著院子里晾曬的被褥和角落里的花盆,主動幫忙將易碎物品搬進室內。并且拆除當天,早早來到現場,在樓下拉起防護線。
從電話里的耐心解釋,到院子里的俯身搬運,再到施工時的全程守護,網格員用腳步丈量責任,用真心化解難題。正如蔚海社區書記所說:“基層治理無小事,只要把居民的事當成自家事,再難的‘小事’也能辦成暖心事。”這起腰線墻拆除事件,不僅消除了安全隱患,更在居民心中筑起了一座信任的橋梁。(一審:暖暖 |二審:雅斐|三審: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