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工作不僅需要硬件設施和技術手段的支撐,更需要文化軟實力的深度滲透。威海市文登區金山黨工委百樹園社區積極探索,以“文化宣傳、培訓賦能、演練鑄魂、典型引領”四步走工作法,用文化軟功夫提升應急硬實力,在應對突發事件的過程中取得了顯著成效。
文化宣傳,讓應急理念“聲”入人心
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核心,讓社區公眾號成為“指尖應急宣傳窗口”,同時依托社區宣傳欄、文化墻等線下陣地,構建起覆蓋全域、深入末梢的應急文化宣傳網絡,讓應急理念吹遍轄區的每一個角落。在社區開展了“應急知識‘接力跑’,安全社區‘齊步走’”等各類主題宣講活動,將火災、地震等災害的應對知識講成“百姓聽得懂的家常話”。推行“應急知識吹新號,安全社區‘益’起來”主題活動,通過以應急知識競賽、災害情景繪畫等活動為互動載體,推動居民從旁觀者轉變為應急知識的積極學習者和傳播者,共同奏響社區安全共建的新樂章。百樹園社區共計發放應急知識宣傳單2000余張,開展主題宣講5場,應急演練3場,讓應急理念如春風化雨,滋潤著每位居民的心田。
培訓賦能,讓應急技能煥發生機
社區以“應急技能大提升,安全生活伴我行”為主題舉辦應急網格化技能培訓活動,將應急知識與實際操作緊密結合,真正實現以學促行,以行增效。培訓在《應急救援知識講解》的專業課程中拉開序幕,隨后進行的模擬火災逃生演練更是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由專業救援人員指導應急網格志愿者進行逃生技巧訓練,通過模擬真實場景,讓志愿者親身體驗火災發生時的緊張氛圍,掌握應急技能,關鍵時刻能救命,活動現場還設置了“應急技能實操區”,讓志愿者親自動手操作滅火設備、進行心肺復蘇等急救技能訓練,社區工作人員在一旁耐心指導,用實際操作讓應急技能真正落地生根。
演練鑄魂,讓應急意識深入人心
社區舉辦“應急演練我參與,安全防線共筑牢”親子應急演練活動。志愿者指導家庭在模擬災害場景中進行疏散逃生、自救互救等操作,將應急意識轉化為可觸可感的實踐行動,讓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成為“應急安全小衛士”,既增強了家庭應對災害的能力,更成為傳播應急知識的行走宣傳牌。開展“實戰演練強本領,應急處置顯擔當”綜合應急演練活動,與以往簡單的演練不同,此次演練設置了多個復雜場景,涵蓋火災、地震、洪澇等多種災害類型,各部門協同作戰,將應急處置流程與實際情況緊密結合,使應急意識在實戰演練中生根發芽,讓居民在演練中深刻認識到應急工作的重要性。
典型引領,讓應急精神“燃”遍萬家
百樹園社區以“紅色應急先鋒隊”為應急實踐陣地,組建30人“紅色應急先鋒”志愿服務隊,吸納黨員與熱心居民帶頭踐行應急救援精神。每月20日開展“應急知識宣傳日”活動,志愿者深入小區、學校、企業,發放應急知識手冊,普及應急知識,“居安思危,有備無患”讓應急精神隨宣傳一起傳遞。社區的“應急先鋒好人角”則成為傳播榜樣力量的“活課堂”,每月都有志愿者在此講述“應急先鋒”故事:有在火災中挺身而出幫助居民疏散的黨員,有在洪澇災害中積極參與救援的熱心居民……這些身邊榜樣的事跡,如春風化雨般感染著每位聽眾,讓榜樣的力量如星火燎原,使應急工作有了更深厚的精神根基。
從“四步走”到“人人走”,百樹園社區提升應急硬實力的工作已結出累累碩果。如今,應急文化已從街頭巷尾吹進千家萬戶,這場應急能力提升的接力賽仍在繼續,社區將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書寫著新時代應急工作的動人篇章。